2021年12月27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廣東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自2022年度起,廣東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企業納入標準調整為年排放量1萬噸(或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及以上,并增加陶瓷、紡織、數據中心等新行業覆蓋范圍。這也意味廣東陶企將納入碳管理和交易,據報道,湖北、福建、沈陽法庫等陶瓷產區超100家陶企以前早已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名單。實際上,作為“三高”排放的制造業行業之一,一切都是早晚的事。
2021年以來,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多次在政府工作報告和重要場合中被提及。10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綱要提到,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地區、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標準。
2021年,國家發改委印發對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9個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明確指出,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
眼下,國家對各行業企業(要求)節能降耗、雙碳、減排的政策上的導向非常明確。降能耗、減人工,智能制造是建陶行業未來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節能降耗政策要求下,綠色生產對客戶采購決策影響非常重要,如今陶瓷廠商均開始布局采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像太陽能、綠氫、綠電等,如通過對綠色電網的使用達到降碳的效果,減少對大電網的依賴;對燒成窯爐、原料,像提高原料的粉碎、研磨效率這一塊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現在有不少陶瓷廠的智能管控系統生產線可以做到96-98%的產品優等率,效率提高了,能耗相對要降低15%左右,按照產量的話,可以減少一半的人工,按總產值的話,就會減少60%的人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融合到生產線是勢在必行。
當然,“2030碳達峰與2060碳中和”并非僅僅是工廠端的事情,同樣,產品端企業也要根據不同的場景開發不同性能的陶瓷產品,把它的價值和能耗結合起來。實現綠色產品,在一定階段下這個“綠色”可以相對量化。就是陶瓷產品本身更加節能環保,沒有有害污染沒有放射性超標、沒有重金屬、沒有甲醛等副作用等,或者制造過程中消耗污染物(礦渣、稀土尾礦等),相對地產品有健康功能(抗菌、易潔、負離子、防滑、發熱等)以及輕量化的陶瓷薄板,產品制造過程中更加節能環保;然后把生產端或研發端這些所推崇的具有低碳節能、原料高效利用的產品能夠推廣到終端市場當中引導綠色低碳生產和消費者綠色消費理念。
相關資訊
轉載本站文章圖片,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m.zhuij8.com)外地站點加盟熱線:0757-82770008,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0757-93289933
家居產品導購QQ: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